分组研讨新范式:让思想碰撞更高效的智能解决方案

在团队协作中,分组研讨是激发创意、解决复杂问题的核心方式。但传统研讨中,小组成果难以同步、跨组交流效率低、信息碎片化等问题,往往让思维碰撞的价值大打折扣。一套专为分组研讨设计的智能系统,正通过技术赋能,重构研讨全流程,让每一次思想交锋都更聚焦、更深入、更高效。

一、多屏联动,小组成果 “一键互通”

传统分组研讨中,各小组往往在白板、笔记本上记录思路,汇报时需轮流上台展示,不仅耗时,还容易遗漏细节。而智能研讨系统通过 “主屏 + 小组屏” 的多屏联动架构,打破了这种壁垒:


  • 小组屏即时记录:每个小组的讨论内容可实时呈现在专属屏幕上,无论是电子白板书写的思维导图、文档标注的核心观点,还是投屏分享的案例素材,都能动态保存,避免灵感流失。
  • 跨组一键推送:当小组需要分享阶段性成果时,无需重新整理,只需点击 “推送至主屏”,内容便会同步到大屏幕,所有成员可直观查看,省去反复誊写、切换的麻烦。
  • 主屏汇总对比:主持人可将多个小组的成果在主屏分屏展示,便于横向对比差异、提炼共性,引导全员从多角度剖析问题,加速共识达成。

二、无线交互,随时随地 “深度碰撞”

研讨的价值在于即时反馈,而传统设备的线缆束缚、操作复杂等问题,常常打断思维连贯性。智能系统通过全无线交互设计,让协作更流畅:


  • 全设备无缝接入:无论是手机、平板还是笔记本,无需安装驱动,通过扫码或投屏码即可快速连接小组屏,成员可随时上传资料、补充观点,甚至用手机直接在屏幕上批注修改,让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看见。
  • 实时批注与反馈:当某小组分享方案时,其他成员可在自己的设备上对主屏内容标注疑问或建议,这些批注会实时同步至主持人终端,便于针对性提问,避免 “记下来会后讨论” 却不了了之的情况。
  • 移动研讨不设限:即使成员临时离席,也能通过手机远程查看研讨进度,发送补充观点,确保思路不中断,尤其适合大型会议室或多场地联动的研讨场景。

三、数据沉淀,研讨成果 “可追溯、可复用”

很多时候,分组研讨的精彩思路会随着会议结束而流失,难以转化为可落地的方案。智能系统通过全流程数据沉淀功能,让每一次研讨都有 “迹” 可循:


  • 自动记录全过程:系统会实时保存各小组的屏幕内容、批注痕迹、讨论时长等数据,生成完整的研讨档案,支持会后一键导出为 PDF 或文档,避免 “会议结束即失忆”。
  • 素材库智能分类:研讨中用到的文档、图片、视频等素材,会自动归类至云端素材库,标注来源小组与研讨主题,后续同类项目可直接调取参考,减少重复劳动。
  • 成果拆解与跟进:在主屏上,可将最终共识拆解为具体任务,分配给对应小组,系统支持关联日程提醒,追踪完成进度,让研讨成果真正落地,而非停留在 “纸上谈兵”。

四、场景适配,从会议室到线上 “全覆盖”

无论是线下集中研讨,还是跨地域远程协作,智能系统都能灵活适配:


  • 线下小型研讨:几人小组围坐时,平板或触控屏可作为小组屏,支持手写涂鸦、文件拖拽,轻松构建即兴思路;
  • 大型团队共创:几十人的会场中,主屏 + 多小组屏的组合,既能保证分组聚焦,又能通过主屏统筹全局,适合战略规划、方案共创等场景;
  • 混合式研讨:部分成员线上参会时,系统支持远程接入小组屏,实时查看讨论内容、参与批注,让线上成员不脱节,如同亲临现场。


分组研讨的本质,是让不同视角的思想产生化学反应。这套智能解决方案,通过多屏联动打破空间限制,用无线交互消除操作障碍,靠数据沉淀实现价值留存,最终让每一次分组研讨都能从 “零散讨论” 走向 “高效共创”,让创意从碰撞到落地的路径更短、更顺、更有力量。
在线客服
必捷互联
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您!
2025-07-25 14:19:33
欢迎来电咨询 0512-6766 3822 ; 客服微信 bjcast
您的工单我们已经收到,我们将会尽快跟您联系!
必捷客服
[产品咨询]
0512-67663822
取消

选择聊天工具: